山東綠建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郵 箱:SDLJGL@yeah.net
手 機:13188816669、13805378930
服務熱線:13188816669、13805378930
Q Q:2622793585
地 址:山東濟寧市供銷北路南劉莊商業街尚誠集團大樓401室
管城回族區北下街街道代書胡同片區位于河南省鄭州市老城區的核心區,片區內共有48個老舊樓院,全部建于上世紀70~ 90年代。片區的核心處是黃殿坑區域,與周邊的高差達4米,是名副其實的“洼地”。得益于老舊小區改造,該片區不僅經受住了“7·20”特大暴雨的考驗,而且愈發凸顯歷史風韻。
堅持需求導向
形成改造合力
由于代書胡同片區內房屋和地下管網的建設年代較早,轄區內存在污水管網常治常堵的現象。個別的污水管還是水泥砌的,密封不嚴,常年散發異味,群眾改造呼聲高、改造難度大。
北下街街道辦事處與專業設計團隊、區城市管理局多次協商,對片區內所有的老舊雨污管網進行重新鋪設,改造大小道路20條(含無名的小區道路10條)近5000米,更換雨污管網2500多米。
依托“一征三議兩公開”工作法,從立項,到設計,再到工程啟動,通過問卷調查、座談議事、上門征詢等多種形式征求群眾意見。根據群眾意見,優先將雨污水改造等10條建議,納入老舊小區改造計劃,做到問需于民、問計于民,把共建、共治、共享體現在工作的每一步。
街道黨工委始終將黨建引領貫穿老舊小區改造全過程。首先,以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為核心,成立社區群眾、黨員代表、業主委員會“三方協同”的片區改造議事組。其次,成立由街道領導班子成員、施工單位負責人、社區黨員組成的臨時黨委,定期召開協調會,解決工作交叉中各方的突出矛盾。最后,發動轄區機關、公共單位、居民自治組織、群團組織、志愿服務隊伍、轄區群眾,深度參與到社區治理工作中來。
面對樓院復雜的實際情況和艱巨的改造任務,街道辦事處在啟動老舊小區改造計劃初期,就要求設計方、施工方、監理方嚴格按照時間節點細化任務量,嚴格按照招標文件和施工規范進行改造。充分發動轄區群眾代表擔任老舊小區改造安全監督員和質量監督員,分組排班跟蹤樓院改造實施進程,全程對工程質量、安全防護措施等實行日常監管。
路院一體化
立體式改造
為補齊樓院內公共空間、配套服務、基礎設施等短板,街道堅持“路院一體化”改造。代書胡同片區根據群眾要求進行了立體式綜合性改造,空中進行了暖氣管網入地、屋頂防水、雨水管改造等;地面進行了拆除違建、建設公共充電棚、適當綠化、打通應急通道、路面改造等;地下進行雨污分流改造,老舊管網更新、預埋燃氣管道等。
拆違先行,打好老舊小區改造的基礎。針對停車位緊張、充電車棚不足的問題,利用騰挪后的小車棚及道路兩側閑置空地,規劃300余個停車位,并新建非機動車集中充電棚30余個,增設非機動車充電車位2000余個。將小車棚全部拆除,并利用高差,下挖建起了兩層停車棚,上層可以停近300輛非機動車,下層可以停28輛汽車、擺放變電箱等。
針對老舊小區長期不通天然氣的問題,街道與燃氣公司積極對接,在保障安全施工的前提下,做到鋪設管道一次成型,減少反復開挖對周邊居民和商戶的影響,為解決轄區1027戶居民天然氣使用問題創造了條件。
針對空中各類管線如“蜘蛛網”般密布的問題,在改造中,實行空中管線入地,暖氣管網入地500多米,高壓線纜入地4000多米、弱線橋架近萬米。
打造特色街道
留下老城記憶
針對片區沒有公共休閑游園的問題,區政府將順城街口一處企業的土地租下來,建成了2000多平方米的公共文化廣場,在街頭巷尾擠出空間建設了12處集文化小品、休閑、綠化為一體的拇指公園、兒童樂園、社區戲苑等。代書胡同本身就是一個以文化著稱的社區,街頭的文化小品聚齊了“琴、棋、書、畫”的元素,更提升了社區的文化品質。
管城街、順城街、商城路都是管城回族區的歷史文化名街,改造在保留街區傳統特色的基礎上,深挖文化資源,提升街區品位。有關單位在設計方案、施工細節上精雕細琢,多次舉辦由街道、社區、施工單位、沿街商戶、城市管理局等多方參加的聯席會議,圍繞特色店面設計等事項,全方位征求商戶意見和支持,并發動商戶成立商會,構建起商戶自我管理和政府服務相結合的長效管理模式,徹底優化這幾條街的業態環境。
順城街作為鄭州著名的牛羊肉交易市場和傳統特色小吃街,在改造完成后,店鋪開門待客,成為春節、元宵節期間市民爭相駐足的網紅打卡地。隨著片區改造的推進,商城路、管城街、法院后街、裴昌廟街等的改造陸續完工,大家紛紛到片區內、胡同里尋找老鄭州的記憶。
轉載自住建部,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