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綠建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郵 箱:SDLJGL@yeah.net
手 機:13188816669、13805378930
服務熱線:13188816669、13805378930
Q Q:2622793585
地 址:山東濟寧市供銷北路南劉莊商業街尚誠集團大樓401室
為做好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增進民生福祉,浙江省杭州市將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列入市政府民生實事工程重點推進,通過建章立制、科學考評等舉措,將城鎮老舊小區打造為共同富?,F代化基本單元和“六有”(有完善設施、有整潔環境、有配套服務、有長效管理、有特色文化、有和諧關系)宜居小區。2019~ 2021年,全市累計完成改造老舊小區714個、3118萬平方米,惠及居民超36萬戶。
“一套指標”明體系
在老舊小區改造中,杭州市力求讓改造工作明晰準確、有章可循。
改造方式“制度化”。出臺關于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實施意見等約30個政策文件,從責任分工、工作流程、政策保障等方面著手,建立了一整套實施機制,保障老舊小區改造順利高效推進。
改造內容“清單化”。委托編制技術導則,梳理各類改造內容,建立“三級指標體系”,包括完善基礎設施、優化居住環境、提升服務功能等5個一級指標,提升消防設施、安防設施、社區服務設施等33個二級指標,建設微型消防站、門禁系統、老年食堂等134個三級指標,充分融合未來社區33項指標體系,提升改造標準。
改造流程“標準化”。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按照基本建設程序進行審批,在改造方案設計階段,通過多方聯合會商形成會商紀要的方式,明確優化簡化審批程序和材料要求,在保證基本建設程序不缺項的同時,最大限度簡化老舊小區改造審批流程。
“雙管齊下”破難題
杭州市圍繞改造中出現的“資金”和“服務”相關問題,因地制宜探索出了有效破解之道。
破解資金籌集瓶頸。積極爭取中央財政補助資金、中央預算內投資補助資金、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等各類政策性資金34.4億元;市、區兩級財政按照不超過400元/平方米的標準進行資金補助;截至2021年年底,杭州市財政已撥付市級補助資金23.8億元、各區、縣(市)落實改造資金55.8億元。管線專營單位等社會力量積極參與,承擔改造費用4.3億元;鼓勵居民按照不超過改造成本10%的幅度共擔改造資金,探索通過住宅專項維修資金、公共收益、個人捐資等多渠道落實。
破解服務提升難題。支持對老舊小區零星用地和既有用房改(擴)建,鼓勵通過置換、轉讓、收購等方式,增加停車、綠化和養老托育等配套空間;創新老舊小區“片區化”改造模式,實現相鄰小區及周邊地區聯動改造、社區公共空間協同開發,統籌老舊小區片區已建成鄰里中心、社區商業等資源,構建未來鄰里、健康、服務和治理等場景,打造集衣、食、行、醫、養、文、娛為一體的老舊小區“15分鐘”居家服務圈。
“三方合力”抓推進
為破解老舊小區改造“勢單力薄”的情況,杭州凝聚多方合力,共同推進改造工作。
堅持黨建引領地位。印發指導意見,因地制宜推進老舊小區改造項目黨建陣地建設,推動黨組織領導下的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實體化。改造前,確定改造的項目居民同意改造率和改造方案認可率均須達到2/ 3;改造中,通過搭建平臺共商改造方案,邀請居民代表、居民小組和樓道長全過程參與工程監督和竣工驗收;改造后,構建“小區黨組織、業委會、物業服務企業”新三方治理架構,協商確定小區管理模式,制定管理規約及議事規則。
發揮政府牽頭作用。建立“市級推動、區級負責、街道實施、社區溝通”的責任落實機制,以老舊小區改造為統領,按照改造計劃,統籌相關部門的工作時序,確保相關改造同步實施,達到“綜合改一次”效果。
引入市場專業力量。以公共空間限期使用權、穩定的住戶客源以及稅費優惠政策,吸引市場力量參與改造、管理和運營。出臺老舊普通住宅小區物業服務補助資金管理辦法,對物業管理服務改善的老舊小區給予財政補助。
“四維考評”得人心
改造成效如何、居民滿不滿意,需要科學合理評價。杭州市出臺老舊小區改造績效評價辦法,多維度評價工作成效。
黨政綜合考評。把目標完成、過程管理、改造成效等5方面14項指標,列入對區、縣(市)的年度綜合考核指標體系,明確改造相關工作有突出成效的,給予考核加分。
專業評估支撐。建立第三方評估機制,委托開展重大決策風險評估、老舊小區績效評估工作。依托專家學者以及居民代表等,每年開展典型案例評選,對樣板項目給予資金獎勵。
群眾滿意評價。要求區、縣(市)對每個項目均開展居民滿意度調查,按照滿意度達到90%以上、80%~90%、70%~80%、70%以下四個層級,在年度考核時給予不同的績效賦分。
委托專業機構,不定期開展抽樣調查。
“五位一體”賦智慧
杭州市積極打造智慧社區,提升居民生活服務體驗和精細化基層治理水平。
強化頂層設計。構建“小區—社區—街道”三級數字化管理體系,助力小區成為社區安全、生活宜居、服務便捷的智慧化社區。
提升硬件水平。小區內弱電管線“多網合一”,提升智慧安防水平,增設社區周界防護、重點區域防護、高空拋物監測等硬件。
建設運營平臺。聚焦社區便民服務、居民健康生活等,建設數字化平臺,提供送餐、家政、陪護等各類服務,打通社區服務供需端瓶頸。
實施精細治理。向下采集社區AI管家、社區服務數據、網格員信息、居民調研管理等數據,向上融合打通智慧河道、智慧城管等業務平臺,打破信息孤島,實現精細化治理。
滿足居民體驗。在居民服務端集成社區信息大屏、智慧餐飲、智慧物業等內容,居民只需登錄線上APP,即可享受各種綜合服務,讓居民體驗更便捷智能的美好生活。